-
-
-
-
-
-
- 怎样选择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?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哪家代理?
- 美国英思科MX4气体检测仪和M40气体检测仪有什么区别?
- 美国英思科MX4气体检测仪和M40气体检测仪有什么区别?
- 美国英思科mx4的特点?美国英思科mx4是北京宏昌信科技代理吗?
- 英思科mx6
- 气体检测仪一直报警
- 气体检测仪检测甲醛超标
- 气体检测仪怎么使用
- 硫化氢浓度安全标准
- 氧气检测仪使用方法
- 可燃气体用什么表示
- 污水管道气体检测仪
- 气体检测仪英思科
- 气体检测仪一直报警怎么处理
- 气体探测器
- 手持气体检测仪使用说明书
- 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品牌
- 气体检测仪说明书
-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氧气故障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M40氧气无显示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M40氧气检测一直报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充电器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充电器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氧气不显示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厂家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m40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传感器
- 英思科四合一气体检测仪M40氧气检测不准怎…
- 英思科气体报警器冲不了电
- 英思科气体报警器故障代码
XRD型偏光显微熔点仪是专为材料学、生物化学、冶金学、有机化学、高分子及纳米材料科学而研制。与光学或电子显微镜配合使用,在微观上观察记录其融化、升华、结晶过程中的状态和各种变化。
一、偏光显微熔点仪 XRD参数
|
恒温工作台部分是由精密温度控制仪和载物恒温工作台二部分组成,二者由一5芯线缆插口连接,载物恒温工作台置于光学或电子显微镜载物台上。 A、显示精密温度控制仪显示窗口由上下二排四组数字及文字(英文)组成。 上排:测量显示组,如显示“gau 380”时,即表示:当前即时测量实际温度为380℃ 下排:设定显示组,如“set 400”即表示:当前设定目标温度为400℃ B、“温度设定”钮:观察设定显示组:“set X X X”同时旋转此钮,用于改变目标温度。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温度设定。 C、“升温速度设定”钮:用于改变升温速度。置MAX位时,系统以最大能力升温,时间温度曲线为自然对数曲线,室温升至100℃大约只需30秒。如置于36 S/℃时,表示每36秒升温1℃,即每1小时升温100℃设置为1—36秒/℃范围内时,室温—400摄氏度全温度全范围内,升温速度均保持均匀一致,时间温度函数图像为一理想直线,调整升温速度是只改变其斜率。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升温速度。(使用“MAX”最大升温速度后,即取消了“升温速度设定”功能,不能再次设定升温速度,如一定要改变升温速度时,可先设定好升温速度1秒/℃以上,关机5秒后再开机即可) D、“即刻恒温”按钮AN:为循环按钮,在升温过程中的任意时刻按下此钮后,对应的黄色“即刻恒温”指示灯亮,系统立即自动停止升温,并恒温在按下此按钮时的即刻温度上。再按一次后,对应的黄色“即刻恒温”指示灯灭,即解除“即刻恒温”,系统仍按原定的目标温度和速度继续升温。黄色“即刻恒温”指示灯开机后处于发光状态时,系统恒温在稍高于室温的温度上,需开始升温时请触压“AN” ,对应的黄色“即刻恒温”指示灯灭后,系统即开始按约定程序升温。(使用“MAX”最大速度后“即刻恒温”功能自动取消,如一定要使用本功能时,可先设定好升温速度1秒/℃以上,关机5秒后再开机) |
|
1.测量范围:50 ºC—320 ºC 2.测量精度:±1% 3.最小分度植:0.1 ºC 4.测试量:小于等于1mg 5.传感器:PT-100 6.电源: AC220V 50HZ 7.使用环境:温度0-40 ºC相对温度45-85%R1+ |
|
输入电源: 交流220V ±10﹪ 45-60HZ 热台加热工作电源: 直流24V 1.5A 攻 耗: 75W 温度范围: 室温—400℃ 热台外体最高温度: 当热体400℃;室温25℃时≤70℃ 热体最大载物重量: 200克 工作方式: 连续 精 度:测量精度: 全范围≤±0.3﹪ 系统波动度: ±1℃ 最大升温速度(MAX位): 室温—100℃≤40秒 可设置最慢升温速度: 36秒/℃,达400℃时间:4小时 可设置升温速度范围: MAX—36秒/℃ 即刻恒温响应时间: ≤0.01秒 工作台外形尺寸: &pHi;110mm ,厚度:12mm 工作台工作面尺寸: Φ30mm分别有透射光和反射光两种 |
外型尺寸 |
360×215×365mm |
重量 |
7.6Kg |
二、警告
1 |
热台未精密结构,严禁敲击,跌落,或用液体快速降温。否则将损坏热台无法修复!必要时可用风冷降温。 |
2 |
载物台为开放式高温,其表面高达400℃!请注意安全。切勿触摸,以免烫伤! |
3 |
仪器接地端应可靠接地!以确保安全。 |
4 |
载物恒温工作台已申请国家专利,切勿仿造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