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水体中溶解来源于三个方面:
1、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;
2、来自大气中扩散溶于水体中的氧;
3、人工机械,搅拌增氧或新型微孔管增氧。其中植物光合作用增氧约占89%,空气溶解氧约占7%,其余为人工机械增氧。
二、池塘水体中缺氧对其生长的影响
ECoration:underline; font-weight: 700;" title=" 意大利HANNA HI98194 水质常规五参数监测仪" target="_blank"> 意大利HANNA HI98194 水质常规五参数监测仪 对湖泊、水库,海湾等大水面溶氧不构成威胁,而对于池塘来说,溶解氧的高低往往影响其动物生长发育,溶氧量越高,摄食越旺,生长速度快,而氧气不足时生物运动能力下降,食欲减退,体质下降,抗病能力低,但溶解氧低于一定界限时,会缺氧浮头,严重时出现窒息造成死亡。一般鱼类最适溶解量在4毫克/升以上,虾蟹在5毫克/升以上。
三、池塘水体中消耗溶氧的因素
鱼池溶解氧的消耗有5-10%为鱼虾蟹类,80-90%为其它生物呼吸,有机物分解和底质耗氧所消耗。还有其它因素所致有。
1、藻类因素:水较肥时,藻类数量多其晚上呼吸作用耗氧较多。
意大利HANNA HI98194 2、浮游动物因素:浮游动物越多耗氧越多,特别是池水变“红溴”角类红虫较多或水体变清,轮虫、桡足类、技角类大量繁殖时。
3、有机物分解生化耗氧,其化学反应耗氧,细菌耗氧。
4、放养过密,个体大小因素,养殖动物数量越多,耗氧越高,个体增大,耗氧增大。
5、水质底质因素:氧化水中的硫化氢、氨、亚硝酸盐而耗一些氧(细菌)水质坏耗氧多,底质好坏影响溶氧较大,池底淤泥越深越黑,有机物(虾蟹类粪便和残饵等)越多耗氧越多。
四、解决池塘水体中溶氧和控制耗氧办法
1、在放养前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,认真清塘消毒。让池曝晒后放水培育水质,使池水有一定肥度,促进有益藻类繁殖,平衡生长,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,增加池水体溶氧量,最大限度控制动物量,降低溶氧消耗。如发现动物量较多,可用乱百虫杀死。
2、经常加注新鲜水源,增加溶氧,保持水质新鲜,使池水肥、活、嫩、爽,可根据水质底质情况可施用一些生物双改,改良底质,用EM调水王调节水质,使池水体氨氮、硫化氢、亚硝酸盐等含量不超标,减少有害物耗氧。
3、每天坚持开机增氧2-3小时,而据天气、水温、水质适当增减开机时间,保持池水上下层溶氧均匀,使底质有机物分解,减少耗氧量。
4、根据池塘生产条件,适当合理放养密度,减少池塘生产负荷,科学栽草投螺吸收分解有机物,起到净化水质作用,减少其动物耗氧量。
